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促使近五成日本企业家计划扩大美国投资,尤其在机电、食品等领域。日企通过新建工厂、并购等方式应对高关税。尽管人工成本高企,关税优势仍推动制造业布局调整。多数企业坚持DEI方针,认为其对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特朗普一揽子关税政策,在4月2日的重头戏”对等关税”公布之后,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特朗普自己说了,其关税政策一是摆脱巨额贸易逆差,二是推动制造业回流。
自然,不少人认为美国人工成本高,制造业回流不太现实。但在突然从3.3%增加到29%的高额关税面前,美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成本差异体现在商品成本上,就不再是大事了!
周六《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经济新闻汇总的“100名日本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特朗普关税的刺激,以及预计特朗普吸引外资的政策和经济对策将促使消费在中期内扩大,回答将扩大或新开展美国业务的日本企业达5成,日本的机电及精密制造及食品等行业的企业将扩大在美制造业务。
此次问卷调查以日本国内主要企业的社长(包括会长等)为对象,于2月28日至3月19日实施,共收到144家企业的回复。
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将扩大”美国业务的企业占28.3%,“正在考虑扩大”的企业占20.5%。加上回答“虽然目前没有美国业务,但今后将会开展”(0.8%)的企业,共有49.6%的企业将扩大美国业务。回答“将缩小”美国业务的比例为零,“维持不变”的企业占45.7%。
从行业来看,机电及精密制造、机械及材料(包括化学和纺织)以及食品等行业较为突出。从扩大业务或开展新业务的内容(复选)来看,选择“销售”的比例最高,达到74.6%,但选择“在美生产”的也超过一半,达到50.8%、计划到美国参与企业并购(M&A)的,高达47.6%,计划对美国初创企业出资的,也有34.9%。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企业家认为,在IT、能源、食品等广泛领域,美国市场有望扩大。日本企业擅长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存在较大商机。
最典型的案例是,日清食品控股将于8月时隔46年,在美国启动生产方便面的新工厂。住友化学将在美国新建半导体制造工序用清洗液工厂。
为了提高美国国内产业的活力,特朗普不仅在增加关税压力,还在积极吸引外资。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初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时表示,将把日本对美投资提高到1万亿美元(约150万亿日元)。《日经新闻》在报道中称,日本企业将响应这一号召。
此次的问卷调查也询问了是否增加对美投资的问题,41.4%的日本企业回答将会增加投资或实施新投资。这一比例较2024年12月的上次调查16.9%的比例大幅上升接近2倍。三菱食品的社长京谷裕表示:“期待日本政府出台支持对美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向拥有制造业务或制造部门的84家日本企业询问如何应对关税时,近半数企业选择的答案是“维持现状·观望”。人工费上升也是一大课题,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表示:“可能也会出现因美国国内的人工费高涨而认为不划算并放弃的企业”。
此次调查还询问了特朗普明显持反对态度的DEI(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方面的方针。在美国,麦当劳、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纷纷缩小或取消了DEI目标及相关措施。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北美调整DEI方针时,86.6%的企业回答“不会调整”。久保田的社长北尾裕一强调:“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推进DEI不可或缺”。计划调整或考虑调整(比如不使用DEI这一术语)相关方针的企业仅占8.4%。
毫无疑问,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以往靠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在美国市场分杯羹的时代,随着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继续挣美国消费者的钱,今后可能只有一条路,这条路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家正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