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弹簧制造工艺 第十章弹簧制造工艺 § 10.1概述 圆柱形螺旋弹簧(拉,压,扭) 圆锥形螺旋压簧 引信弹簧 鼓形螺旋弹簧 盘簧 片状弹簧 、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 1■结构要素(十章自画图1) D2Dd----弹簧钢丝直径 D2 D D----弹簧中径 D1—— 弹簧最小内径 D2-------弹簧最大外径 h—弹簧自由咼度 hd-------弹簧全压缩高度 入d-----全压缩时弹簧的变形 ---弹簧节距 ----螺旋角 L-----钢丝展开长度 n----工作圈数 n1------总圈数 c-----弹簧指数(D/d) 图 10— 1 弹簧单圈展开图:(十章自画图2) iD 2(Di i D 2(Di D2) h hd tg n1 D cos 图 10— 2 图 10— 2 工作圈n —实际参加工作的簧圈。 支承圈一保证弹簧轴线垂直于支承面, 工作的弹簧。 n1= n +(1.5 ?2.5 )圈 (4?14 )圈 而不参加(压缩) 一般为 技术要求。 抗力检验:(十章自画图3) Rj弹簧检验高度 Rj 弹簧检验高度 弹簧检验抗力下限 弹簧检验抗力上限 R Rj1 W R实W Rj2 (合格) 28-3 28-3 引信击针簧零件图(十章自画图4) 技术条件: 1■材料钢丝丙一0.45— YB647 — 67 2■总圈数 ni=9± 0.75 3右旋 4■钢丝展开长度 L=210mm 5.弹簧端部磨平,两端要和邻圈靠拢,但要有间隙,以便清 洗和电镀。 6.弹簧缠好需要回火处理。 7?按WJ542 — 67镀锡,并涂3?5%酉精虫胶漆 8.全压缩状态保持三昼夜,弹簧不应发生断裂。 图 10—4 、引信用弹簧钢丝 钢丝直径:0.2?1.5mm 钢丝材料:高碳钢(65H号以上); § 10.2螺旋压缩弹簧的缠制 缠制方法:1.有芯轴缠制 2.无芯轴缠制(自动缠簧 机) 有芯轴缠制:将弹簧钢丝在芯轴上缠绕,得到芯轴状 的弹簧。不同弹簧需要不同的芯轴。 无芯轴缠制:节距、直径可调,可获得不同形状的弹 簧。(圆柱形、圆锥形、腰鼓形) 引信生产中,弹簧多米用无芯轴缠制 自动缠簧机。 1--定径销2--芯轴3--送料鼓轮4--校直机构5--导向 板6--定距块7--待缠绕的弹簧 校直机构 组成:由交错配置的磙子组成。 功用:消除钢丝卷料的弯曲度,有利于提高弹簧的精度和 抗力。 送料机构 组成:一对或两对滚轮组成。 功用:靠滚轮转动时与钢丝间的摩擦力来实现送料。 导向机构 组成:由上下成对的导向板组成(导向板开有圆形槽) 功用:在送料过程中引导钢丝沿圆槽轴线送进,避免钢丝 在缠簧前发生弯曲。 缠制机构 组成:由定径销,定距块组成。 功用:缠制成一定形状、直径、节距的螺旋弹簧。 定径销一控制弹簧的直径。 定距销一控制弹簧的节距。 切断机构 组成:由切断刀和芯轴组成。 功用:切断,控制弹簧总圈数。 § 10.3弹簧缠制后的其它工序 切头 目的:去掉毛刺,控制弹簧总圈数,使圈头与相邻圈 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有利于防腐处理)。 修整 目的:调整弹簧的自由高度和中径等参数(因为钢丝质 量和缠簧机精度的影响,缠制出的弹簧不一定符合图纸要 求) 磨端面 目的:控制弹簧的不垂直度,改善弹簧的受力情况。( 章自画图6) 端头厚度:0.25d 当d 0.5mm时,需磨端面 当d 0.5mm时,不需磨端面。 图 10—6 4 .回火处理 目的:消除弹簧缠制后钢丝中存在的内应力, 增加材料的 韧性,稳定弹簧的尺寸和抗力。 回火温度:180°?240° C 保温时间:5?15分 5防腐处理 目的:防腐蚀,延长寿命,稳定弹簧抗力,常用度锡 或发蓝。 6 .强压处理 目的:稳定弹簧的尺寸,同时也为了暴露弹簧的隐患 方法:1)静压法: 将弹簧压到圈与圈碰上(压死),并持续一定的 时间。(几分钟?几小时) 2)多次压缩: 将弹簧多次压缩(3?10次),每次压到圈与圈碰 上。 初压缩量一弹簧立定”以前自由高度的缩短量。 用可靠性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检验弹簧,质量更容易保 证。 § 10.4园柱螺旋弹簧的检验 检验项目:最小内径D 1 最大外径D 2 自由高度h 弹簧抗力R j 一、最大外径D 2的检验 用样圈检验,弹簧能自由通过样圈为合格,否则为不 和格。(十章自画图7) d? Dt 1 , 7/ 1 H = h h------弹簧自由高度 图 10—7 样圈工作尺寸D t 1)弹簧镀前检验 D T的公称尺寸=D 2-0.01 (0.01为两倍 的镀层厚度) D T的制造公差、磨损公差按轴用量规定的公 差查取。 2)弹簧镀后检验 Dt的公称尺寸=D 2 2 .样圈的外径dw dw=D1+2 ? (8?10) 1、最小内径D 1和自由高度h的检验(十章自画图8) D1和h用一个量规检验 dT v D1 图 10— 8 1■检验h的量规尺寸 D= hmax X=h min D—量规大端公称尺寸 X—量规小端公称尺寸。 hmax—弹簧最大自由高度 hmin —弹簧最小自由高度 2?检验Di的量规尺寸。 1) 弹簧镀前检验 dT=Di+0.01 ( 0.01为两倍镀层厚度) dT的制造公差,磨损公差按孔用量规公 差查取 2) 弹簧镀后检验。 dT=D1 三、弹簧抗力R j的检验 弹簧抗力根据零件图规定的抗力大小,用荷重仪检验。 (十章自画图9) 附加荷重指针 附加荷重 上刻线下刻线基本荷更/ 口 上刻线下刻线 基本荷更 ///////// 图 10—9 1.检验程序 1) 加上基本荷重和附加荷重后,用手轻压荷重使弹簧 各圈完全密接,此时,指针应低于或平于下刻线(全 压死咼度W hd) 2) 当手松开后,指针应低于或平于上刻线) 去掉附加荷重,指针应高于或平于上刻线。 (R实》 Rji) 附合以上三条弹簧抗力即为合格。 荷重的设计 基本荷重加上指针和导向套的重量等于弹簧要求 的抗力下限值Rji。 附加荷重的质量等于弹簧抗力的公差(Rj2 — Rj2 )。 附加荷重加Rji等于弹簧抗力的上限值Rj2。指示座上 的上刻线表示零件图上规定的检验高度。 § 10.5园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结构工艺性 结构要素及尺寸公差选取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弹簧制 造的难易程度。 一、弹簧指数C C=D/d C—弹簧指数(也称缠绕比) D—弹簧中径. d—钢丝直径. C常取6?25范围内的值。 当C=10?12时,工艺性最好。 C太大,缠绕时不易产生出稳定的变形。 C太小,缠绕时钢丝中会产生较大的抗力。 [、弹簧的螺旋角。 螺旋角a (也称升角)tg a =* =右 Ci=D/t 径距比 D 弹簧中径 t——弹簧节距 引信用压簧取aV 15° 当a =6°?12° (Ci=1.5?3)时,弹簧工艺性最好。 三、尺寸公差。 1.弹簧钢丝直径及公差 径d 钢丝直 直径间隔 差厶d 直径公 C ).2 ?0.65 0.05 0.02 + C ).7 ?1.2 0.1 + —0.01 0.02 1.3 ?1.50 0.1 + —0.01 0.03 2 ?压簧总圈数公差 总圈数ni 圈数公差 △ ni 4 ±).25 4?8
内饰颜色选项高级附加功能the haigbrochure宣传册.pdf
为了后续能方便生产及追查校准否出问题针对项目作业指导working guide.pdf
剑桥(join in)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配2024年秋改版教材).pptx
2023年全国高级化妆师化妆技术及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