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全球最大医院”牵头18省联盟集采百亿耗材市场瞬间“缩水”?—必威-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分类
“全球最大医院”牵头18省联盟集采百亿耗材市场瞬间“缩水”? 发布日期:2024-03-09 23:59:32 浏览次数:

  数据显示:中国的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68 亿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175 亿元,2030年潜在市场将达到277.5亿元,年增长率高达必威平台 必威官方首页21%。

  3月13日,郑州大必威(betway) 必威官网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了《关于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

  文件明确:由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河南全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组成联盟,针对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两大类医用耗材开展带量采购。

  郑大一附院曾被戏称“全球最大的医院”,2021年度收入合计约为218.78亿元,手术量高达28万台。

  的河南省省立医院后,正式进入“一院四区”时代(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航空港院区),床位规模达到12000张左右。

  此次河南省三级医院联盟,组团开展两大类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由郑大一附必威(betway) 必威官网院牵头,其采购体量绝对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河南省三级医院采购联盟,135家医院组带量采购的两大类高值耗材,正是河南省18省耗材联盟将要落地执行的耗材品类。

  就在去年底,河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成立血液透析类等三个医用耗材省际联盟的公告》。

  《公告》指出,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二十四省(自治区、兵团)分别组成三个省际联盟。

  拟对血液透析类、神经外科类、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通用介入类和人工耳蜗等六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其中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正是由河南省为首的18省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

  此次河南省三级医院采购联盟率先落地,外界普遍认为是18省采购联盟的试点先行。

  实际上不止于河南18省采购联盟,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两大类高值耗材已经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始集采降价。

  3月6日,三明采购联盟发布《关于开展三明采购联盟血管结扎夹等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明确河北省将牵头三明联盟开展20种耗材带量采购。其中就有冠脉介入集采后被看作蓝海市场的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等领域耗材。

  如用于外周血管系统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用于颅内动脉瘤瘤颈或瘤体的临时或永久性闭塞治疗的动脉瘤夹,用于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颅内支架等。

  目前,三明采购联盟联盟成员已覆盖全国16省的32个地级市、4个国家医改示范县。

  可以说,开年以来,南北两大联盟,涉及34省,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两大类高值耗材的大范围带量采购降价,已经开始席卷全国!

  具体而言,21年河北省硬脑(脊)膜补片集采,均价从1.6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弹簧圈价格腰斩,均价从1.2万元下降至6400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

  去年12月,吉林等21省(市、区、兵团)开展弹簧圈联盟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设定为6500元/根。

  今年开始,两大联盟先后启动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耗材集采,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降价幅度将会更大!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美敦力、史塞克、microvention和强生等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整体国产化率约为10%,

  其中核心产品通路类、弹簧圈、取栓支架国产化率分别为30%、13.2%、5.4%。

  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介入治疗是主流治疗方式,但主要介入产品由进口厂商主导,美敦力、史塞克、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占据95%的份额。

  可以说,无论是神经介入类,还是外周介入类高值耗材,其国产化率都仅为10%左右。

  21年,是冠脉支架集采猛挤心脏介入耗材水分一年,也是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

  大量的冠脉支架厂商开始转向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产品以及电生理这些市场需求大、国产替代率低(正常来说不易受集采影响)、竞争者相对较少的产品方向,寻求新的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的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68 亿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175 亿元,2030年潜在市场将达到277.5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1%。

  外周介入市场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是一个快速扩张而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被业界评估潜在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但现在这两大国产化率均不足10%的高值耗材领域,今年也要开始实施大规模带量采购,对于整个心血管市场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